陰陽配合,組成四種基本狀態
兩儀——陽儀——第一大動能。
——陰儀——第二大動能。
儀——表示“法則”,使萬物變動的兩大法則。
現代科學已經證實,所有粒子都有反粒子存在。這表示所有事物“有陰就有陽”,“有陽就有陰”,正反粒子相遇,都會消失而變成光束現象,陰陽相合而成就。陰陽各有能量,不可偏廢也。否則,陰陽不平衡,都是遺憾。就人來說,人的成就,是能力與機會的匹配。 簡單來說,所謂成功,就是借助機會成就自己的工與力。
陰陽相配產生四種基本狀態,如圖1
圖 1 陰陽相配四種狀態
能力與機會的組合同樣產生四種基本狀態,即:①有能力、有機會;②沒能力、有機會;③沒能力、沒機會;④有能力、沒機會。如圖 2,圖 3:
![]() |
![]() |
圖2 四種基本狀態 | 圖 3 能力與機會組合四種基本狀態 |
按上圖所示:只是有能力、有機會時方能成就。當能力與機會比值為1,即陰陽平衡時,方能成就最大化。否則,不是浪費,就是災禍。
這又如同短板原理,一只水桶能裝多少水呢?是最短板子的容量。
按自然四項幾率原理,每物種只有四分之一的最佳成就比率,如:木旺春季,火旺夏季,金旺秋季,水旺冬季,春夏秋冬各司令一季,即25%的司令比率。
如按八卦(八項)原理來劃分,即四分之一再除以二,只有八分之一,為12.5%的比例。12.5%轉化為十進制,即1.25,其值比1大一點,比2小一點。這就驗證了孔子的話:“人們啊,八、九不如意”。 “如意”的只占1或2啊!
這又相當于現實中的二八法則:即二成人擁有八成財富,八成人擁有二成財富。其實,人、事、物大凡均遵循二八法則。
說到這兒,有人會問:事物的狀態或結果,就不可以改變嗎?不,是可以改變的。但改變需要有足夠的力量。力的量達到一定的程度,方可改變。
如水向下流,為什么住在高樓還有自來水喝呢?因有力的作用。冬天大凡不長木,為什么,現在冬天有蔬菜吃呢?因為人們的聰明才智,給予了蔬菜生長的必要條件。由此可見,環境影響著事物的成敗。